第十二屆“國際華商·清華論壇”舉行 專家研討海外華社新變化
中新社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吳侃)由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主辦的第十二屆“國際華商·清華論壇”6日在北京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在線上線下參會,研討后疫情時代海外華社的新變化。
中國僑聯原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在致辭中指出,“國際華商·清華論壇”自2010年首次舉辦以來已走過12個年頭,從純學術論壇發展成為整合產、學、研等各方資源的綜合性論壇。希望嘉賓們分享真知灼見,為廣大華商共享發展機遇,共筑美好未來建言獻策。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說,“國際華商·清華論壇”聚焦與華商發展相關的熱點議題,匯聚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通過跨學科的研討和思想碰撞,在學術研究和現實問題之間架起橋梁,促進了文明交流對話。
在主旨演講環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社會學和亞裔研究學教授周敏就《美中關系與美國華僑華人》做主旨發言,她表示,美中關系直接影響美國華僑華人的社會境遇和日常生活,美國華人社會具有多元性和復雜性的特征,這些因素疊加之下也為華僑華人的身份認同帶來影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社會科學學院陳六使講席教授劉宏在演講中指出,如今我們正處于一個易變的、不確定的、復雜的、模糊的“烏卡時代”,在此背景下海外華人社會的發展變遷呈現多元復雜的局面,在世界經濟重建的背景下海外華商的發展也面臨新的機遇。
多倫多城市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加拿大-中國商務發展中心主任林小華在《模范少數族裔理論:疫情中的思考》演講中表示,疫情中加拿大華僑華人更多地突破自我封閉的形象,通過向社會捐贈防疫物資、開展義診和講座等方式創造了社會效益,但想要完全消除社會對亞裔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仍然任重道遠。
據悉,“國際華商·清華論壇”是由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和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國際品牌活動,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和華商,旨在共同探討華商的現狀和發展,進一步推動華商在國際領域影響力的提升。(完)